危机带来资金荒 商品反转有待信用体系重归健全

2009-9-15 14:59:45

     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健全的“信用体系”。然而,此次金融危机偏偏严重冲击了信用体系,造成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“资金荒”,并促使大宗商品从高点陡然跳水。因此,商品价格反转就需要等待信用体系重归健全之后。

 缺钱症蔓延致商品急挫

 金融危机造成金融机构——投资银行、对冲基金、甚至商业银行出现大面积、深幅度亏损,现金流大幅萎缩,资本被减记处理。金融系统缺钱,信贷就要收紧。消费信贷减少,消费者消费能力萎缩;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增加,消费信心受挫,消费意愿降低。而消费能力与意愿下降直接导致市场对商品的需求减少。这样企业产品销售困难,库存增加,导致产品价格回落,价格走低又会挤压企业利润。企业要削减成本应付亏损,于是减产与裁员并行。导致失业率上升。

  另一方面,投资者无法融资,偿债能力下降,地产价格持续下跌,导致投资者濒临破产。失业上升时,又濒临破产,家庭与企业都染上“缺钱症”。

缺钱自然要收缩投资规模,回笼资金以弥补现金不足、填补资产亏损,渡过燃眉之急。于是金融机构、跨国企业、私人投资者都将资金从金融市场、新兴国家以及包括商品的衍生品领域撤退。典型例子是今年3月凯雷资本因“缺钱”而平仓农产品期货头寸,引发美豆大跌。到9月份,雷曼兄弟危机爆发后,缺钱症陡然间蔓延到更为广泛的实体经济领域。于是原油、橡胶、金属与农产品等期货品种持仓量大幅下降——原油从7月份急跌2/3,其持仓量、成交量下降1/3;日胶跌幅62%,持仓量则下跌40%;美豆下跌50%,持仓量也差不多跌去此数;美玉米跌价54%,持仓量萎缩43%。

  急跌致使大规模减产

 

  因“缺钱症”所导致的商品价格急跌,却达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——亏损从金融机构、投资人跳跃式传导到产业链上游中的实业企业。7月份,多数商品期货还在高位,产业链中尚有不少库存,上下游企业尚有利润。突然间降临的急跌,令上游企业销售收入锐减,企业利润被挤压、甚至亏损。即便已经通过合约销售掉的产品,也可能遭遇下游企业推迟交货要求,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即是如此。即便下游企业因原材料价格下跌而降低了成本,但其产品也因需求萎缩而滞销,同样有亏损可能。不论上下游企业,前期积留的库存越多,无疑后期亏损也越大。

  商品价格何时反转

  商品价格反转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就是信用体系的恢复。信用重归健全后,经济复苏,实体经济中需求回升。经历大规模减产的实体经济将面临需求快速增长而最终供不应求,商品价格自然上涨。

  就美元而言,其或许再度贬值将增添商品上涨动力。从经验看,美元因雷曼兄弟身故后,“缺钱症”陡然恶化,于是衡量国际货币流动的伦敦银行业同业拆借利率—美元Libor大幅度上涨。但10月初,美联储增加与全球央行货币互换上限,无限量向全球市场提供美元,导致美元Libor再次走低。如果缺钱症能够得到缓解,美元汇率上涨可能逐渐走弱,乃至下跌。美元再度贬值,一个直接作用便是助推商品价格上涨。

  不过仍无法预测信用体系重归健全的时间,也无法预测反转何时来临。但基于上述理由,可以利用一些指标——诸如经理人采购指数、房屋开工率、失业率、联邦基准利率、债券收益率、美元Libor等指标预测反转是否来临。比如,与次贷高度相关的Libor下调导致最近美国抵押贷款利率下降,致使大量转按揭出现,通过转按揭,将原来高息贷款转为低息贷款,减轻借款人压力。这是经济好转的一个迹象。

  然而,期望大宗商品达到甚至超过前期高点恐怕几年内不太可能。因为信用体系遭此次冲击后,信贷会特别谨慎,监管也会更加严格,如此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就会较大下调。2007-2008年商品、地产价格达到高点是信贷泡沫滥觞所致,高倍杠杆、资本被放大数十倍,价格也恶性膨胀。危机后,金融系统面临去杠杆化,这会使现有资本、资金规模无法通过信用体系达到类似高度。整体上,商品价格也就无法恢复到前期高点,当然可能个别品种除外。